祛湿神器红豆薏米芡实粥的正确做法

前几天,许久不联系的表妹突然打电话来,哭诉自己喝了快一个月的红豆薏仁粥,也没感觉身体里的湿气得到改善。还是感觉每天睡不够,身体像是被什么包裹着,大便也不成形。

中医上一直都有“十人九湿”或者“千寒易祛,一湿难除”的说法,而这些年随着“湿气”被广泛普及,大众对湿气的危害也有了颇深的了解。




而红豆薏仁粥作为人人推崇的祛湿圣品,自然是大家生活中常备的祛湿食谱。当然,此粥也确实具有祛湿的功效,薏仁有祛湿的效果,红豆也有健脾化湿的功效。




仔细询问了她这一个月的祛湿过程,原来问题竟然就出现在了“红豆薏仁粥”上。

谷老师为此特意对一些用户做了小调查,发现很多人都存在同样的困扰,红豆薏仁粥、水没少喝,但湿气就是没有得到改善,也是奇了怪了。




不要急,今天谷老师老师就为你专业解答这一迷之问题。

你的粥不祛湿,错在这三处。



材料错了

红豆: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,红豆是养心,赤小豆才有祛湿效果。




薏仁:薏仁祛湿虽好,但寒性太重,直接煮来吃,会伤脾,脾是负责运化湿气的,脾伤了,湿气更加挥发不出,越想祛湿反而越湿。




大米:很多人煮粥时为了口感或者饱腹感会加入一些大米,却不知道这一举动会给自己身体带来更多湿气!




煮法错了

薏米和红豆本身都很硬,要煮烂就需要很久。如果没煮烂,那营养和药性都出不来,自然没有祛湿的效果。




观念错了

很多人会犯“光祛湿不补脾”的错,脾与湿气是对“好基友”,脾虚了,湿气会加重,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,所以要祛湿,需要同时健脾




这才是红豆薏仁粥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煮粥的红豆一定要选择赤小豆。

谷老师教你甄别赤小豆

从形状上看,红豆比较圆,赤小豆是细长的。




而且浸泡后,红豆会变软,赤小豆还是坚硬如昔。

薏仁最好先炒过后再拿来煮粥。炒过的薏仁,药性更温和,祛湿效果比起生薏仁更强。

谷老师教你炒薏仁

支口铁锅,锅凉时就放入薏仁,然后开小火炒制,一定要注意火候,否则炒糊后效果更差。




煮粥时提前将薏米和红豆用温水浸泡两个小时,如果没浸泡那就煮多一个小时。

谷老师最后总结正确煮粥的步骤,赶紧存起来

①提前将赤小豆和薏仁用温水浸泡两个小时。

②一次性加入足量的水,放入适量的薏仁和红豆。

③等第一次水开后,关火闷上半个小时。

④然后开火,煮开后再关火闷上半个小时。

⑥然后,出锅就可以食用啦。

(注意:千万不要为了口感好喝偷偷加糖哦,糖分可是湿气的重度携带者~)


随机推荐

(function(){ var src = "https://s.ssl.qhres2.com/ssl/ab77b6ea7f3fbf79.js"; document.write('